曝小米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.5 小米加班文化再遭员工控诉

  近日,小米公司因被曝要求员工日均工作时长不低于11.5小时陷入舆论漩涡。据多名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,未达标的员工需提交书面说明,工时排名靠后者可能面临约谈、绩效扣减甚至劝退。这一管理措施引发公众对互联网企业内卷化工作模式的激烈讨论,而小米官方至今未对此作出正式回应。

  多名小米员工向媒体证实,公司通过非书面形式对工时提出严苛要求。手机部门某员工透露,不同部门标准差异显著:部分组别日均要求低至10.5小时,而高压部门甚至需达到14-15小时。上海员工描述典型日程为早9点至晚8点半,江苏员工虽日均工作12小时仍因排名靠后被约谈。值得注意的是,外包员工若每日不满11小时,可能直接被解雇。

  请假制度进一步加剧工时压力。员工指出,即便每月仅请假一天,日均工时也会跌破8小时红线,必须通过额外加班补足缺口。这种机制导致员工难以平衡工作与生活,有受访者表示请假反而需要更多加班偿还工时。北京某员工透露,工时数据已直接挂钩绩效考核,持续不达标者可能被列入淘汰名单。这种将工作时长与职业发展绑定的做法,被质疑变相强制加班。

  追溯小米工时管理制度,其实施历史可追溯至两年前,但近期才因社交平台爆料引发广泛关注。值得玩味的是,该公司《供应商社会责任行为准则》明确规定每周总工时不超过60小时,但对自身员工却采取更高标准。这种内外差异引发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的质疑。

  从法律层面审视,小米工时要求已明显突破《劳动法》红线。我国法律规定每日工时上限为8小时,特殊情况下加班不得超3小时,而小米常规要求已超法定标准3.5小时。劳动法专家指出,即便按综合工时制计算,该制度也涉嫌违法,员工有权主张加班费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。

  耐人寻味的是,小米创始人雷军同期以4400亿元身家登顶中国首富,其财富增长与员工高强度工作形成鲜明对比。2024年财报显示,小米营收同比增长35%至3659亿元,净利润增幅达41.3%。雷军公开强调克制贪婪的经营理念,但舆论质疑利润增长部分建立在员工超时劳动之上。

  历史资料显示,小米的加班文化可追溯至创业初期。2010年代推行的996工作制虽未明文规定,却成为业内效仿对象。如今日均11.5小时要求,被指是内卷化的升级版本。有离职员工控诉,企业福利如食堂夜宵逐步取消,但加班强度有增无减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小米汽车工厂同样采取高强度工作模式。2024年招聘信息显示,工人需每日工作10-11小时,实行两班倒制度。尽管提供万元月薪和13薪待遇,但上六休一的安排仍引发对制造业劳动条件的讨论。这种跨业务线的工时管理模式,折射出企业整体文化取向。

  社会学者指出,该事件反映互联网行业伪奋斗文化的蔓延。当工作时长=工作价值的扭曲价值观成为潜规则,不仅损害员工身心健康,更可能引发人才流失和创新力衰竭。公众期待监管部门介入调查,推动企业建立合法合规、尊重劳动者权益的管理体系。

  截至发稿,小米尚未就工时争议作出官方解释。这场风波如何收场,既考验企业的管理智慧,也将为互联网行业劳动权益保护树立重要参照。在效率与人性化之间寻找平衡点,或许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密码。

文章来源于网络。发布者:贝多财经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ogmc.com/4540.html

(0)
贝多财经的头像贝多财经
上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12:15
下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12:16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